朝鲜射炮实寻常,日本高潮演不腻,全民作戏皆借口,东亚共荣要复辟。据朝中社14日报道,朝鲜13日成功试射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据最新消息,这款新型洲际弹道导弹被命名为“火星炮”-18。“火星炮”-18首次公开亮相,是在今年2月庆祝朝鲜人民军成立75周年阅兵式上。由于导弹发射车外形与俄罗斯“白杨”-M固体洲际导弹非常相似,被外界称为朝鲜
【原编者按】2023年4月11日,左翼网站《人民快讯》作者纳塔利娅马克斯(Natalia Marques)发表文章。代表着约9000名罗格斯大学教职员工核心诉求的3个工会,就与校方的薪资合同问题,展开了一次历史性的罢工。文章表明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劳工斗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和教师正在争取并赢得他们的诉求。9000名罗格斯大学教职员工为何罢工?(工人们在罗格斯大学新布
卢拉说,巴西回来了。巴西缺席重大世界决策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经历了一段莫名其妙的缺席后,我们又回到了国际舞台上。然后他带着庞大的团队来了中国。01 卢拉总统巴西总统卢拉原本应该早一点来的,但因为身体原因推迟了行程。他原计划首站是北京,现在改成了上海。因为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他在那里参观了华为等中国顶尖企业的研发中心。
如果说近期有什么国际新闻最能吸引国内媒体的注意,那可能只有马克龙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一事。事实上,马克龙访华不仅是国内媒体高度关注的事项,国外媒体也反复将马克龙的一举一动放到放大镜下进行观察。尤其是马克龙在我国台湾问题上表态拒绝成为美国附庸的做法,更是激起了整个西方舆论圈的激烈辩论,或者更准确的说,压倒性的批评。从美国本土到东欧,大多数建制派即便不认为马克
美国它急了?CIA要对马克龙下手了?在结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因为在采访中作出台湾问题的“升级”不符合欧洲利益,欧洲不能当美国的附庸等表态,引来一些西方盟友和评论人士的尖锐批评。对此,美国华盛顿广播节目主持人加兰尼克松10日连发两条推特,“援引”白宫内部消息爆料称,因马克龙有关中国发言,拜登政府决定对其下手。根据
现在地球村局势非常诡异。在欧洲,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惹怒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在中东,以色列四处蛮横出击,惹恼了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没想到东亚也不甘寂寞,日本一纸2023年《外交蓝皮书》,惹怒了所有邻国。众所周知,日本是岛国,邻近的国家主要就是中国、韩国、朝鲜和俄罗斯。由于朝鲜一直处于愤怒状态,时不时往日本方向发射一个炮仗啥的,和日本关系很紧张。日本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虽然已经结束多日,但这个话题还在网上保持着热度。最近,马克龙总统访华的照片和视频刷爆了境外媒体,特别是他“战略自主”的宣言,在欧洲国家已然刮起一阵舆论“龙卷风”。在马克龙回国的专机上,他接受了美国媒体《Politico》采访,宣称法国必须加强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还强调不要卷入台海纷争。不仅如此,他还于4月11日和12
昨天,美国记者西摩赫什发文称,美国军方开始准备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协议草案。这个方案或许是公开的,但要选择一个对美国人来说恰当的时机,例如乌克兰战场上击败俄罗斯的情况下。作为默契,乌克兰防长阿列兹尼科夫表示,乌克兰冲突可能在今年结束。他的表态相当强硬:①和谈解决问题不可能。②俄罗斯必须首先撤军。③俄罗斯必须就赔偿达成协议。心急
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中国之行回到欧洲后,遭到了一场大规模的舆论围剿,直到今天还在继续。这场舆论围剿是由美国发动的,大有不把马克龙斗倒批臭绝不收兵的架式。准确地说,这是一场由盎格鲁-撒克逊人发动的针对法国的舆论战争,冲在最前面,火力最猛烈的都是英语系媒体。4月10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对马克龙破口大骂,指责他在国际问题上出现明显失误,削弱了美国对中国的威慑力
回到欧洲的马克龙,忽然间似乎戴高乐附体一样,变得又高又硬,连续放狠话,硬了好几天了。马克龙不但到处宣称他的“欧洲战略自主”,还强调建立“欧洲要在复杂性上建立统一”。马克龙还发表文章说,捍卫欧洲的经济主权,这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洲已经不再天真。它现在可以捍卫自己的利益、价值观和独立性.......一个捍卫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始终
4月12日,在俄罗斯国防部举行发布会,披露美国已重启在乌克兰的生物军事活动;俄罗斯国家杜马审议通过关于美国生物军事活动的调查报告后,中国发言人再次敦促美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对其在境内外开展的所有生物军事活动作出全面澄清、接受核查。伊朗等媒体报道的是“中国提议对美国生物武器计划进行国际调查”。实际上,在这一方面中俄伊,以及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
石破天惊,美国再次陷入“泄密门”!此次情报泄密事件影响有多大?据美媒称,这是美国近几十年来“最具破坏性”的泄密事件!从外媒透露的内容来看,美国此次情报泄密事件涉及100多份文件,其中有50多份带有“机密”和“绝密”标记!而且,很多文件还是美国“不打算与其他国家共享”的绝密信息。子稻发现与以前泄密事件不
近日,美国沉陷2013年“维基揭秘”事件以来美国政府最严重的监听、窃密丑闻。在一家游戏玩家的聊天平台上,美国高度机密的军事情报文件被网民分享出来,顿时让美国政府陷入外交丑闻与极度的难堪中。因为根据这些被曝光的美国高度,美国一直对对手甚至是盟友实施“无差别待遇”监听、窍密与间谍活动。甚至于连“五眼联盟”中的另
4月12日至15日,巴西总统卢拉率庞大代表团访华,这将是中国斡旋沙特与伊朗和解、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之后,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活动。从这三大外交活动可以看到一个重要动向,中东大国沙特和伊朗、欧洲大国法国、拉美大国巴西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脱离美国控制、向中国靠拢的动向。卢拉原定于3月底访华,后因患流感和肺炎推迟访华,痊愈后立即安排访华行程。卢拉所率访华代表团可谓超
01 历史挖掘机好吧,言归正传,挖掘机上线。那位大人物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印度确实不如中国发展快,但印度也在发展。印度独立时也是殖民地国家,到现在经济体量超过英国和法国,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印度在1962年的边界战争中,被解放军一记勾拳打得满眼星星,看起来很菜。但印度这几十年一直在打仗,而且领土在不断扩张。从军事体制上来说,印度的募兵制是一
我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部关于古巴革命的纪录片,里面一再传递一个讯息,古巴从情感上是亲美的,卡斯特罗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反美,只是美国坚决不同意卡斯特罗的种种政策,导致他选择跟美国决裂。道理大家都懂,就好像我们也不想反美,真的,大家隔着一个太平洋,干嘛非要闹不愉快呢?之前奥巴马要重返亚太,搞TPP来围堵中国,后来特朗普上台搞贸易战要打压中国,我们用放开的心态全面接纳了美西
法国总统马克龙兴致勃勃地来中国访问,又兴致勃勃的座着专机,回到了法国,可谓满载而归,不虚此行。美国议员卢比奥不高兴了。他发了一段视频,质问马克龙现在是否代表欧洲发言,如果是的话,卢比奥表示,美国应该“撤回对欧洲的军事支持”,因为“中国对他所说的话感到非常兴奋”。司马南评论:美国式二极管思维没有比这更鲜明生动的了。马克龙或许代表不了欧洲,但是,显
马克龙似乎受了点刺激,又撂下几句狠话。最近很不寻常的一个举动,就是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他又连发两条推特,一条是他在荷兰的演讲,上面是一句话:在复杂性上建立统一,这是我们的欧盟。这是我们的宝藏。还有一条,似乎是开一个玩笑,最后说:欧洲有竞争力,连人工智能都可以肯定!下面配了一张相关人工智能回答的截图,认定欧洲确实有竞争力。作为一个发推特不够积
【原编者按】2023年4月10日,“晨星网“刊发文章,法比安鲁塞尔(Fabien Roussel) 以80.4%的高得票率再次当选法国全国书记,鲁塞尔发表演讲表示将不辜负信任,带领全党站在斗争的前沿。法国39大,鲁塞尔再次当选全国书记法比安鲁塞尔(Fabien Roussel)今天再次当选拥有4.2万名党员的法国全国书记。在马赛举行了为期四天的
之前沙特带头减产石油的新闻出来后,我看到网上不少人在那边说,美国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也是石油出口国,所以高油价对美国有利。按照这种说法,沙特减产石油,又变成美国赢麻了。但真是如此吗?本文会来做一个详细分析。(1)高油价对美国不利4月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沙特王储萨勒曼曾告诉助手,他“不再对取悦美国感兴趣”。文章还表示,萨勒
美国官克拉伦斯托马斯最近被曝出收受地产商人贿赂的丑闻,引发全美哗然。这位托马斯法官皮肤是黑的,但他和太太都是懂王的铁杆粉丝。现在天天琢磨要设法用一堆污烂的罪名,把懂王判个重罪,关到丧失作妖能力才肯罢休。怎奈懂王在法律界早就留了一手,他自己任命了三位官,最高法院还有三位官是共和党的,这样真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一投票,懂王就有六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向美国和美元“竖中指”的好坏消息是应接不暇。其中,存在感最强的国家当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阿联酋,看似是一个国家。其实是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7个酋长国组成的大家庭。也可以说,阿联酋的这1根中指,疗效上顶过去7根。那么,这“7合1”的中指到底硬不硬呢?上个
3月10日,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发表了石破天惊的《联合声明》,两位老冤家实现了世纪大和解。连也门胡塞武装也准备跟政府方面和谈了。如此巨变,哪怕在一年前,也是难以想像的。最尴尬的就是美国。3月份,白宫声明称欢迎沙伊和解,但强调沙特有跟美国“通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则宣称这是美国的“功劳”,是美国的施压才迫使伊朗坐在谈判桌前。沙
在俄乌战争背景下,乌克兰因弃核而遭到俄军轻易“入侵”,加之朝鲜加大核武器研制力度,导致今年以来韩国国内呼吁拥有核武器的言论迅速高涨,民调机构高调发布调查结果,智库抛出拥核路线图,甚至连总统也试探性提出拥核可行性。种种迹象表明,韩国实施“核武装”可能不再遥远,未来半岛或许上演朝韩“核对决”可怕场景。一、智库提出拥核路线
最近,美韩之间又出丑闻尹锡悦访美前夕,美国情报机构被曝出长期窃听韩国政府。近几周来,美国百余份机密军事文件在社交平台上曝光,惊动美司法部和五角大楼介入调查。据《纽约时报》8日报道,外泄的文件内容包括韩国政府内部针对是否要违反“不提供致命武器”的原则,向基辅出售火炮弹药进行的讨论,这意味着美国一直在监听这一在亚洲的主要盟友。然而,
些标着机密甚至绝密的信息,公然堂而皇之出现在了网络上。打脸美国也就罢了,现在整个西方都很尴尬。因为情报显示,对它们这些盟国,美国情报机构都一直在搞窃听,甚至窃听到了领导人身上。乌克兰就很沮丧,美国居然一直在监听泽连斯基。比如,泄密文件中披露,泽连斯基2月底曾建议,使用无人机攻打俄军在罗斯托夫州的基地。为什么?因为乌克兰没能打到那么远的导弹&hellip
今天有个事必须要说一说,马克龙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要“叛变”了。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现在这架式,是突然从俄乌冲突中的一股浊流,变成了中法关系、中欧关系上的一股清流,因为在结束了对中国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后,在回国的飞机上,他接受采访时,说了,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以及避免被卷入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可能发生的对抗。这是马克龙在华访华期间,与中国最
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梅德韦杰夫放了很多狠话。但前段时间,他的态度有所转变,说俄罗斯以后会尽量少干涉别国内政。那么梅德韦杰夫凶狠的态度会改变么?当然不会,至少在乌克兰战争结束之前不会。根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梅德韦杰夫于4月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乌克兰将“消失”,因为“没有人需要它”。这个观点很有冲击力,首先说乌克兰将要&ldquo
在美国的导演下,俄乌战争已经打一年多了。关于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评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些评论中,专题研究乌克兰的文章却并不多见,甚至有人认为,乌克兰作为这场战争的耗材国家不值得一谈。其实,乌克兰本身作为认识这场战争性质与影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十分重要。尽管其地位相对于欧美和俄罗斯来说显得很卑微,但现实的
在与制裁相关联的学术作品里,“黑骑士”的概念由来以久。通常,它是指一个国家,无视个别国家对别国发起的制裁,继续与被制裁的目标国家开展合作,并最终帮助目标国家适应制裁,减少制裁造成的损害,部分或全部克服制裁发起者的孤立企图。从历史上看,“黑骑士”一直紧紧伴随着制裁。在国际关系中,被制裁的目标国家得到制裁发起国竞争对手的帮助很常见。俄罗斯多次
法国,是五常中唯一的一个缺乏目标的国家。大白话说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中国的目标非常清晰,从上到下,14亿人民都知道,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国的目标也非常清晰,要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要继续用霸权收割全球,所以,谁有可能威胁它的地位它就要干谁。英国的目标,那更清晰了,这个国家毒辣卑鄙阴险无耻,煽风点火500年,让全球都不得安宁,这一国策延续至今。
近日,现实版《黑鹰坠落》又上演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制作方是美国人,演员换成了日本人,而观众,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足不出户看大片,就问你这波福利爽不爽?啥也别说了,拿好爆米花赶紧就座吧。“美制神器”黑鹰,葬身太平洋鱼腹4月6号,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生产的山东舰航母入列四年来,第一次穿过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海域进行常规演练的日子。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已经闪电般结束自己在纽约的审判,目前的消息是再次审理得今年12月4日了,一个风花雪月的案子还要推的这么远,美国司法的效率可真是够可以的。这次对特朗普的审判,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标志性现象,就是这是美国开国二百多年以来首次对前总统的刑事审讯,之前是没有的。之前虽然有枪杀总统的事情,但是枪杀乃是为了遮蔽各种阴谋,为了迅速解决矛盾,虽然手段极端。而
01 如此法国我对法国最早的印象源自于1998年世界杯主题曲《生命之杯》。那时还在乡下读初中,大街上飘荡的多半是旋律忧伤的粤语歌曲,听到《生命之杯》就感觉很有力量。然后由它而知道罗纳尔多和齐达内。20年之后,法国于2018年莫斯科世界杯再次夺冠;而我在变成一个骨灰级球迷的同时,也自认为成了一个星空下的思想者,对法国乃至欧洲的历史文化也算有了不少了解。再看这法国
美国近一段时间对中国与阿根廷之间的合作屡次施压。据阿根廷《第十二页报》9日报道,本周,美国将再次发动“攻势”,试图阻挠中国和阿根廷在阿建设核电站。报道称,11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汉森将抵达阿根廷,警告后者与中国在核能方面进行合作存在风险和“不便”,并表达“华盛顿方面与阿根廷的合作意愿”。汉森将和4名随行人员
李克勤(jixuie)题记:迷信,这恐怕是中国旧社会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类似于西方社会将一些还不能被科学所解释的神秘现象放到宗教里的做法,看样子似乎行得通,因为可以暂时让人们“想得通”。新中国成立以后,过去根据地及解放区既有的文化得到发扬光大,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蔚然成风。我们小时候如果谁说“看见鬼了”,小伙伴立即会说“新社会没有鬼”,理
朝中社网站7日发表题为“北约的扩张招来新的灾殃”的署名文章,痛批北约的危险性。文章作者为国际问题评论家金唯哲。这篇文章写道,4日,北欧的芬兰在北约30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下,正式进入了北约大门。众所周知,前苏联解体后,北约答应将丝毫不追求针对俄罗斯的其同盟扩张,但后来把这诺言放弃不顾,从1999年到2020年分五次把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14个国家吸纳为新
马克龙走了,这位帅气依旧,忠于爱情的“小马哥”受欢迎的程度明显高于另外一位同样颜值很高,但是面部模糊的“小马哥”。马克龙率领一个庞大的经贸团队来到中国,他需要同中国在经贸合作上有一个亮眼的政绩;因为法国人民对他可不像中国人民这样友好,他们正在用罢工和对抗向他讨要说法。无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合作愿景上,马克龙都已经满载而归,满意而回。但
最近的中东局势让人眼花缭乱,以色列和黎巴嫩又在战争边缘,但在阿拉伯半岛,又一个大动作在进行中。与中国肯定也有关。因为就在前几天,沙特和伊朗外长在北京会谈,宣布两国正式复交,这显然是劝和促谈行动的又一个重大成果。打了8年的也门冲突,可能真要结束了。据媒体报道,沙特和阿曼的代表团,计划几天后前往也门首都萨那,与胡塞武装达成永久性停火协议。如果谈判顺利,各方可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离开中国了,但就跟她抵达北京一样,悄悄地进村,又悄悄地离开。与马克龙风风光光的中国之行相比,冯德莱恩显得黯然失色。尽管冯德莱恩在公开场合总是努力保持微笑,但她回去后,受到了欧洲媒体的各种嘲笑。一家德国媒体甚至用“羞辱”一词来形容冯德莱恩。之前外媒炒得沸沸扬扬的“马克龙和
【原编者按】2023年4月5日,左翼网站“人民快讯”发布文章介绍印度首都新德里农民工人大规模集会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印度农民和工人在首都新德里举行大规模集会这次集会是由代表工人、农民和农业劳动者的印度三个最大的组织联合组织的。(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农民聚集在新德里,抗议中央政府及其政策。照片来自:CITU)4月5日星期三,来自印度各地的数千名农
日本“黑鹰”坠落时正在“跟踪中方军事行动”?路透社7日的一篇报道无中生有生编出来的这个“桥段”,顿时让前一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一架UH-60“黑鹰”直升机坠海事故,味道变得异常怪异起来。日方夜以继日的连续两天搜求至今无果,机上包括一个陆自高官在内的10人凶多吉少,防相滨田靖一今天上午在记者会上“都快哭出来了”
最近北京很热闹,各国政要接踵而至。昨天除了马克龙对我们访问之外,还有一件大事在北京发生,就是沙特和伊朗的外长,在北京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3月11日,沙特和伊朗还只是同意接下来要恢复外交关系,双方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去做。而这一次是“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落地执行。在3月11日的中沙伊三方联合声明里是这么说的,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
芬兰加入北约,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利空。网络上又开始讨论“爱芬友谊大桥”的修建问题。01 卡脖子这事“爱芬友谊大桥”的讨论并非现在才有的,之前就有讨论声音,但鉴于俄罗斯的强势,音量较小;2022年乌克兰战争爆发,俄罗斯和西方的对立加剧,探讨“爱芬友谊大桥”的声音大幅增加;芬兰加入北约之后,“爱芬友谊大桥”的讨论音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伊朗和沙特这一对百年冤家刚刚在北京握手言和,中东局势迎来和平曙光之时,美国在中东的小兄弟以色列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连日来,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反目成仇,以至于国内内乱不断,抗议游行蔓延全国,甚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想去英国访问,结果却遭到了支持国防部长的飞行员直接拒载,由此可见以色列的内乱到了什么程度。但即便是在
2023年3月28日,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接力转发一个帖子,寻找一户在西班牙有房产的中国人,因屋主三年没回西班牙,其住宅已被一家吉普赛人侵占,按照当地法律,房子很可能无法要回来。此事刷新了不少国人认知:在西班牙,房子可以被轻易占领吗?在素有“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传统、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的西方社会,为何法律对侵占他人住宅的行为置之不顾?占屋(Squatting),作为一种住
当地时间4月4日,川普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受到刑事起诉的前总统,现身纽约法庭庭审。检察官指控川普多达34项罪名,川普全部予以否认,由于本次不开放媒体进入,现场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庭审持续约一小时,随后川普匆匆离开,下一次庭审时间将在12月,最终结果的公布日期会在明年1月。有些媒体说,川普最高面临136年的刑期,其实这是瞎说,绝大多数罪名根本奈何不了他,只有艳星丹尼尔斯的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