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财经影视体育军事教育文化科技房产汽车
载入中…
相关文章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
第三方教育评价暨教育文
聚焦职业教育“适应性”
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教育
全国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与
【教育论坛】第四届全国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举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湖南视觉网络"模板城"--汇集CMS、EShop、BBS、BLOG等系统模板
您现在的位置: 360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高级搜索
文化传承 教育为民 —— 《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圆满落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9/17 5:10:23 | 【字体:

  国家级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平台国学台读书会,联合德谦慧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

  每晚19:00——21:00在国学台视频号直播间,传统文化教育界名师进行了演讲与分享,精彩纷呈,直播观看人数达到万人,观众纷纷留言好评,收获颇丰!

  此次论坛大师云集,共同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研究了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落实了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的运用与实践。

  国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谭凤涛老师就《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做了重点剖析。

  他强调,传统文化教育注重舍己为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苍生百姓创造福泽。

  明道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去利益他人,道德的思想代代相传,日积月累,积淀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道是宇宙的自然规律,德就是遵循这个自然法则自然规律,以德育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今天依然显现出宝贵的价值和动人的魅力。要想家庭和谐、事业顺遂,需要有德行支撑才能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刘余莉老师做了题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演讲。

  她提到古人极为重视儿女教育,多会亲力亲为,或是甚为谨慎地为孩子选择那些品格优异、学问渊博的大学问家拜师,而不会像现代人一般轻易地推给他人代劳,比如祖父母、小饭桌、电视、保姆等,尤其是隔代教育容易导致过渡溺爱,不利于子女成才。

  同时,古人认为子女教育也遵循大道至简规律,“明师难求”不如“以经为师”。读书志在圣贤,学习圣贤经典,就是最好的培养人才的方法。孩子站在圣人肩膀上看得更远,也让人生少走弯路。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发展战略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齐化军老师演讲题目为《新文学之决策学》。从另外一个角度,以决策学的视角来解析传统文化。

  他首先罗列了几种对传统文化的常见误解,比如:把传统文化神秘化,等同于占卜、算卦;全盘否定;教条化和复古化等等。通过对这些误解一一进行纠偏,重新确立了何为真正的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下,如何用传统文化进行人生的规划和决策?他认为,先做好“内圣”,才能做到“外王”。首先要做到“慎独”,独处时坚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唐文立老师演讲的题目是《用传统文化来化解焦虑》。“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焦虑,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焦虑”,作为一名阳明心学践行者,唐老师开篇就点中现代人的热点心疾。

  他用《说文解字》解读了“焦虑”的含义:焦,如火上烤;虑,身处困境中的心理变化。

  如何用传统文化来化解焦虑?唐老师告诉我们,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心,要活在当下。

  唐老师列举了许多生动接地气的案例,从多方面分析焦虑成因,并提出疗愈方案。

  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亲子共处之所以那么多不开心、不快乐,原因在于多数家长都没做到真正地用心爱孩子。

  谦德学校的孩子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沐浴传统文化的恩德”,在校内第二课堂中,在琴、棋、书、画、诗、茶、舞蹈、文学、手工、球类、奥数等二十多个社团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学校奉行“以德治校,以礼施教”,以人为本,系统开展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贯彻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王校长强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伦理道德、做到尊师孝亲,回归传统文化经典中,才能感化学生。比如《弟子规》等,就是很好的教学实践教材。

  学校的基础科目中,设置了经典的诵读课、礼仪课、书法课和传统文化手工课堂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古风水墨风格,熏陶孩子们的审美;通过校园劳动、餐前感恩、课外节气活动、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等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接地气的优秀品格。

  教育部教师基金会课题组讲师王宝寨老师的演讲题目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解读了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今意义。

  他说,广义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凡是对孩子的一种影响,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等。

  通过对比解读教育部出台的三个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他指出当今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孩子、老师、学校各方的烦恼和矛盾,其实都可以用传统文化做出解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门功课叫家训,孩子、家庭要有个核心价值观,家人都读家训,给孩子的人生找到方向,而关键是,家训就是圣贤经典。

  他强调,孩子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的学习要生活化,在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中一点一滴去行持,这样做什么事情都踏实、认真努力。

  他还讲解了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等,如何应用到教育和生活当中。并引用《礼记》中的语言,祝福每个孩子都能培养出美好的品格。

  国学台读书会首席读书官棨晖老师演讲了《传统文化的现实应用价值》,总结了谭凤涛老师、刘余莉老师、王卓老师、唐文立老师、王宝寨老师、齐化军老师的演讲内容,并且指出,要靠圣贤文化来圆满我们的文化。

  他借用《大学》中的经典语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祝福大家未来的路,一路光明!

  国学新六艺文化传播公司是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国学台授权的运营机构。愿与全国各地仁人志士一起铁肩担道义,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本期《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的浪潮中,我们呼吁更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学者、专家,前仆后继,溯流而上,共同推进新时代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迈向世界文化之巅!

  让我一起点燃慧灯,觉醒生命,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传承祖先文化血脉,因时顺势,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化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